星空体育官方网站肇庆市发布“校园体育30条” 明确校园体育每天2小时2月28日,肇庆市教育局发布《肇庆市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两小时实施方案》,通过30条举措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方案》要求,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全市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全面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以下简称“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逐步推进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含体育活动课,下同)。
具体来说,2025年春季学期起,全市小学一、二年级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先行先试,全面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2025年秋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实行每天一节体育课;高中阶段每周3-5节体育课,没有体育课当天要安排不少于45分钟的体育锻炼。
《方案》要求,要综合统筹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多途径确保每天校园体育2小时,其中至少有1小时中等及以上强度体育锻炼。
实行课间15分钟制度。学校课间从10分钟调整至15分钟,丰富课间“微运动”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走到操场,走向阳光。
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得开展单一的跑操或做操等学生兴趣不大的活动,每次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可开展“1+N”多模式选项大课间体育活动。
《方案》要求,要优化创新课程设置。学校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切实压减超标超量文化学科课时,把每天1节体育课编入课表,不得以任何形式挤占体育课,杜绝“阴阳课表”。体育课授课可采用“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活动课”模式。
保证每天跑步距离。针对不同场地条件、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跑步距离,原则上,小学一、二年级每次200—500米,三星空体育官方网站、四年级600—800米,五、六年级800—1000米,初中1500米以上,高中2000米以上。学校每年要组织全员参加的冬季长跑或春季接力跑活动。
《方案》要求,要探索智慧体育和开展“微运动”。各校各类体育器材要满足上课需求,倡导因地制宜开展“微运动”,推动各地不少于5%的中小学校探索学校体育智慧课堂和智能场馆建设,满足安全的前提下,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校内“微运动场”。
各校可以探索“微运动”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开展“微运动”项目。同时充分利用校园周边公园绿地、周边高校、社区、公共体育场馆资源,建立互惠共享机制,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支持学校体育场地假期开放给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为推动开展多元的校园体育活动,《方案》要求,要建立多样化体育社团。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爱好设立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游泳、武术、健美操、啦啦操、定向运动、舞龙舞狮等多种体育社团,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025年开始,各校按照每10个班2-3个体育社团的配比开设体育社团活动。学校要不断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为社团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方案》对建立分层分级赛事体系作出具体指引,要建立分学段、跨区域、分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
鼓励各地各校结合特色项目开展相关体育竞赛,积极通过“主客场”“邀请赛”等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原则上,每校至少组建一支特色运动队。
学校要广泛开展班级体育比赛,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班级联赛,小学每班不少于5场,初中不少于4场,高中不少于3场。其中,至少组织1次“三大球”班级赛。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