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十四五”以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关于本市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意见》《上海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本市积极推进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
近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2023年上海市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年度全市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51.68万㎡。年度各区共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1888个。健身设施建设补短板取得积极成效。
2023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6㎡,比上一年增加0.09㎡。全市体育场地总面积64719322㎡,比上一年增加2516824㎡。全市体育场地数量59702个,比上一年增加1538个。
2023年,全市各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依次为:崇明区8.07㎡、嘉定区4.35㎡、奉贤区3.94㎡、金山区3.61㎡、松江区2.96㎡、青浦区2.80㎡、浦东新区2.58㎡、宝山区2.49㎡、闵行区2.13㎡、黄浦区1.74㎡、长宁区1.40㎡、杨浦区1.39㎡、徐汇区1.39㎡、普陀区1.33㎡、虹口区1.07㎡、静安区0.97㎡。
全市地均体育场地面积首次超过10000m²/km²,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全市每平方千米拥有体育场地面积10207m²/km²,较上一年增加397m²/km²。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心城区体育场地密度相对较高但人均体育场地相对不足,郊区体育场地发展潜力较大。
2023年,本市制定《上海市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全民健身公共资源拓展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完成年度市委、市政府体育类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任务。出台《上海市推进体育公园建设实施方案》《上海市体育公园建设运营管理导则》。全市公共体育场馆在年度主要节假日累计服务市民约150万人次。全年配送体育消费券4000多万元,近700家定点场馆参与。
徐家汇体育公园、上海自行车馆等一批体育重大工程建成开放。协调推进久事国际马术中心建设。临港水上运动中心、市体育宫、划船俱乐部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2023年,全市各区共完成健身设施重点项目1888个,包括:都市运动中心8个、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3个、市民健身驿站50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43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301个、市民健身步道81条、市动球场(含羽毛球场)245片、社会足球场(含社区足球场)19个、大居体育设施23个、其他区级项目85个。
位于浦东新区周浦镇祝家港路388号,面积约9.5公顷、总建筑面积近9万㎡,由篮球馆、网球馆和游泳综合馆三个主体建筑组成。体育中心东侧设有室外空中篮球场,下沉式庭院内则布置为室内网球场,在提高空间利用率的同时透风、透光,保障市民的运动体验。设置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市民喜爱的体育项目场地之外,周浦体育中心还开辟有太极拳、广场舞健身区域,满足各类人群健身需求,辐射周康地区居民以及周边众多企事业单位员工。
位于中山南路599号鑫景金融中心地下一层,总面积约4320㎡,同时承担小东门市民健身中心功能,既有健身房、操舞室、篮球场、羽毛球场,又有射击、射箭等现代感与科技感融合的项目,为金融企业楼宇白领提供健康生活的新平台。针对场馆人流特点,积极探索公益与商业融合的体育服务供给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运营,提供高品质体育服务。
位于绥宁路820号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内,总面积约39906㎡,拥有8座运动场馆,含篮球、羽毛球、滑板、壁球、击剑等运动项目。以“体育+”为导向,融合体育与公园绿地、文化展览、社区服务、商业服务等功能,打造辐射大虹桥地区的体育新地标。聚焦“综合性、一站式”,通过完善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赋予地下空间新功能,成功打造全国城市绿地首例地育综合体。
位于敦煌路280号,普陀区利用桃浦中央绿地地下空间,落实国家“北冰南展”战略,导入高能级文体休闲功能,总建筑面积超过2.7万㎡。该综合体以中心城区第一块标准冰场(带有看台)为核心,可开展冰球、花样滑冰、速滑等冰上运动,推动群众性冰上运动开展和青少年冰雪后备人才培养,并满足专业队的训练需求;游泳馆和篮球馆为两翼,配以滑板、冲浪、棋类、击剑等各类室内体育空间及商业配套空间,市民可以在此一站式体验多种运动项目。
位于杨浦区殷行、江浦、控江、长白、五角场、长海等6个社区,结合杨浦区创建全国全动健身模范市(区),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以“智能+”“互联网+”为支撑,通过数字化平台,探索社区运动健康中心“1+5”试点模式,满足周边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人群的需求,为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群提供科动处方。创新“体育+”多部门协作机制,鼓励高校、企业等共同参与,打造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上海样本”。
位于沪闵路1391号10号楼,建筑面积约7000㎡,内设19片标准羽毛球场地、4片篮球全场及体育业态。该场馆通过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将“厂房+体育”“楼宇+体育”等形式带入改造,改建后的老厂房搭建半永久式体育建筑。服务大零号湾区域全民健身需求,完善设施、聚集人气、打造都市健身空间新标杆。借助AI技术设置运动体验点,通过实时监测分析动作标准化程度,提升体育场馆的“智能性”和“科学性”。
位于徐泾镇乐强路300号,占地面积约2万㎡,地面建筑面积13385.51㎡,地下建筑面积6527.10㎡,共四层建筑。其中,一楼包含恒温泳池、健身区、拉伸区、动感单车、瑜伽、普拉提、拳击、舞蹈和多功能训练区等设施;二楼到四楼则设置有篮球馆、青少年体育馆、乒乓球馆、羽毛球馆、击剑馆、电竞俱乐部、基础体能训练室、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功能区,已经成为区域内重要的新型全民健身场馆。
位于柘林镇新塘路286弄1-5号,该地块为一栋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多功能建筑。其中,社区体育面积约5025㎡,设置有体质监测室、健身中心、下沉式篮球半场、羽毛球馆、标准室内篮球场、乒乓球室等。依托“互联网+体育”“科技+健康”等新技术和新手段,建设“家门口”的体育健身设施。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个性化、科学化、智能化的运动体验。
下一步,市体育局将围绕上海体育“十四五”规划和健身设施补短板五年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持续增加健身设施供给。全面完成2024年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建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新建和改建市民健身步道80条(市级60条、区级20条)、市民益智健身苑点720个(市级600个、区级120个)、市民(职工)健身驿站60个星空体育、市动球场150片(羽毛球场100片)、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5个。加快重大体育设施项目建设,优化布局市民身边的健身设施,不断增强市动健身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