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长跑新规引争议 专家:因材施教 多元选择人们质疑,这项新规是否能得到有效的贯彻与落实?学校的场地问题,学生的安全问题,长跑新规的具体实施问题以及家长对孩子体质的担心,是否会成为这项新规实施的瓶颈?
继去年首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之后,日前,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于2008年10月26日至2009年4月30日开展第二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主题为“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
通知规定,在这6个月时间内,以建国60周年这个数字为基数,小学生跑完两个60公里,即全程为120公里;初中生为三个60公里,即180公里;对高中生和高校学生的要求是四个60公里,即全程为240公里。按照这个行程,考虑到活动初期学生的适应需要,基本可确定在正式进入日常活动后,小学生每天长跑的量为1000米,初中生为1500米,高中生则为2000米。
“学生每天如此长跑,是否现实?”第一届学生冬季长跑,似乎并没有给人们留下太多的印象。但第二届,活动尚未开始,即引起了强烈反响。
一些家长认为,现在很多孩子体质比较弱,一下子让他们天天跑那么长的路程,孩子肯定坚持不下来。除了担心能否坚持以外,一些家长表示,参加体育锻炼,也该考虑一下孩子的运动爱好,不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去长跑;再者,学校每天组织长跑,跑完了就去上课,如果没有一定的恢复时间,肯定对学生生活、学习有影响。组织学生健身是好事,但最好应该循序渐进。
“学校只有200米的跑道,全校有近千名学生,围着操场站一圈,站都站满了,怎么跑?”某中学的校长表示,场地有限是很多学校面临的困难。不仅如此,其他相关维护、学生长跑的组织、突发事件预防等每一项都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支持,真正实施起来颇有难度。
让学校担心的还有另一个安全问题。有的校长坦言,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学生长跑最容易出现突发情况,比如就曾发生过学生意外猝死,届时学校恐怕难辞其咎。
对于该规定,在互联网上也是热议纷纷。一位四川的网友就提出,“我们学校现在连一圈150米的跑道都划不出来,现在有23个班,1400人,怎么跑?只有分段进行蛇形跑。”
但也有很多学校认为组织学生长跑是一项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运动,例如浙江某小学就认为长跑是一个很适合孩子们的安全又有效的健身方法,并且学校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组织学校里的“小胖墩”们每天早上跑步减肥,“一年下来效果很好,‘小胖墩’们结实了,还吸引了很多不需要减肥的学生。”
对于教育部的长跑规定,教育专家熊丙奇则表示,开展体育教学,同样应因材施教,应给学生多元选择,长跑只是其中一项。就提高体质、锻炼耐力而言,游泳、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运动,不也具有同样的效果吗?为何一定要让学生选择长跑,而不选择游泳或者其他项目呢?
“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才能激发他们运动的积极性星空体育。”熊教授认为,国外的学校体育教育,常常以俱乐部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事实上,就个体的身体情况看,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采取长跑的方式来进行锻炼。况且,对于多数学生而言,每天完成1500米、2000米的长跑“任务”,确实有难度。到头来,这1500米,也只不过具有象征意义。
根据国家相关监测,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连年下降,令人担忧。首都体育学院生理生化教研室崔玉鹏博士认为,在这个背景下,“让孩子们动起来”显得非常重要。然而,每个人的体质条件不同,运动也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小胖墩来说,跑1000米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刚开始时走完全程就是一种进步,有参加运动的意识后才可逐步提高强度。”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差别很大。另外,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市中心弄堂、胡同里,“袖珍学校”的学生体育运动环境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该项活动应该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台实施细则,让这个为增强学生体质而推出的新举措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